培訓心得
本次全省技工院校的校企合作師資培訓分為高技能人才政策演進和解讀、東莞技師學院企業合作模式——學習型工廠介紹、新形勢下技工院校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作為、合作企業研討下一步的合作方式與機制四個內容。
培訓通過邀請專家現場解讀校企合作政策和新時代高技能人才政策,交流和分享校企合作的先進經驗和做法,觀摩“學習型工廠”等,幫助我們了解校企合作的最新政策和人才鼓勵政策,豐富和拓寬開展校企合作新思路,提高和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和人才培養方面的認識。為接下來在四個專業建設、人才培養、實訓場地建設、校企合作等方面提供了新思路,拓寬了新視野,更新了新思維。
校企合作必須整合資源配置,搭建互利共贏平臺。企業的最終目的是盈利,我們的最終目的是學生的就業。要極力地為企業著想,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我們就去培養什么養的人才,我們的師資缺乏在企業的工作經驗,我們就聘請企業的管理人員作為我們的兼職教師,校企合作,共同培養。校企雙方共構課程體系,培養滿足社會需求的適用性人才,是技工院校的追求目標。校企合作,實現這個目標的載體就是課程,教學內容源自于企業生產實際,建立由雙方人員共同組成教學團隊來實施專業技能教學,使實訓過程更接近企業的要求,讓學生在產教融合的環境中學習知識、掌握技能。同時,校企雙方共同來構建課程體系,研究課程標準和考核細則,開發項目化教材。
在校企合作中,第一關就是要招收素質好的學生。因為校企合作、招工與招生相結合;所以,學生尤其是學生家長在關注學校、專業的同時,會更多地關注未來就業的企業,因此,宣傳企業成了招生宣傳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對不同類型的企業,宣傳的側重點也應有所不同。對著名企業,充分利用其在社會上已有的認可度,宣傳該企業的效益、信譽度。用成功企業的形象吸引學生;對于新辦企業,重點宣傳新企業的投資規模、發展前景,特別是新辦企業中新興產業的生命力,突出宣傳,用企業良好的發展前景吸引學生;對傳統的勞動密集型行業,重點宣傳其機械化與自動化程度,及其精良先進的技術設備,用企業優越的工作環境吸引學生;在宣傳過程中,根據不同行業的特點等,對環保、勞保福利、工資水平、管理水平等作必要的介紹,滿足不同對象對不同問題的關注。深入了解企業,是他們更有效地選擇學校的基礎。
質量是學校的生命,是一所學校生存與發展的基石,實訓技能是技工院校質量生命全部內涵的真諦。校企合作形式下的技能培養,應該緊緊圍繞企業對專業技能的要求展開。在內容上,我們嘗試在加強文化基礎課、精簡專業理論課、突出專業實踐課的框架下安排教學活動。對于文化課,我們正視學生的現狀,務實地提出合格的教學要求,切合實際地安排教學任務。對于專業理論課的精簡,我們既注重基礎性,又注重實效性,以夠學、能學為第一考慮因素,將過于深奧的純理論刪改,同時增補新科學、新技術知識,拓寬學生知識視野。突出專業實踐課,以實踐作業模塊為體校,組織實訓。實訓還應該根據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狀況,及時地增添先進設備,開設相應的課程,并進行對應的實訓。讓我們的學生成為掌握一定先進生產設備操作能力的、適應社會新科技發展的技術人才。在方法上,以實踐作業模塊為載體,在操作訓練中,教學相關專業理論知識,用相關專業理論輔助實際操作,在練中學、學中練,學、練結合,試行專業理論教學與實訓操作相結合的一體化教學。在形式上,為了讓實訓更好地充滿生命活力,實訓形式靈活多種。有結合專業課程內容的課程實訓,制圖、測量;也有結合社會需要的課程外內容的實習及各種證書培訓。
除了校內實訓外,我們還應該進行定點實訓,依托規模大、技術強、管理先進的企業建立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如此,拓寬了學生的專業視野,提升了學生對新技術的適應能力,頂崗實習是實現理論與實踐、教育與生產相結合的有效手段。
在選擇合作企業方面,更注重于考量企業及行業的前景和錢景。校企合作要讓企業“熱”,關鍵因素在于學校培養的人才能否達到企業的要求,若能,企業是非常熱心和熱情的。所以,校企合作的關鍵因素還是取決于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練好內功,方能“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張婧婧
2019年5月22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