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快3

全省技工院校的校企合作師資培訓(張瑋)

發布時間: 2019-06-14 09:42:35
培訓心得
        為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及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提出的中等職業學校改革要實現五個對接即職業教育要對接產業,職業學校要對接企業,專業要對接崗位,課程教材要對接職業標準,教學過程對接生產工作過程,按照學校的安排于5月17日前往東莞技師學院參加全省技工院校的校企合作師資培訓。此次培訓內容包括高技能人才政策演進和解讀、東莞技師學院企業合作模式——學習型工廠介紹、新形勢下技工院校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作為、合作企業研討下一步的合作方式與機制四個內容。
         校企合作,是學校與企業建立的一種合作模式,是技工院校一直以來為謀求自身發展,抓好教育質量,而采取與企業合作的方式。我們在校企合作辦學、提高就業質量的辦學實踐中,逐步認清技工學校在高技能人才培養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互利雙贏為原則, 以技能成才為目標, 以推薦就業為關鍵環節,通過建立相應的工作機制,校企雙方合作開展高技能教育,促進學生高技能就業,成為高技能人才。
         在校企合作的實踐中我們始終堅持:校企雙方及時溝通技能人才供求信息;企業協助學校設置和調整專業、制定教學計劃、明確教學內容,確保所教、所學、所用三者不僅對接,而且必須體現高技能;學校協助企業攻克技術難題,提供技術服務,開展相關崗位的員工技能培訓等;在企業建立學生校外實訓基地、教師能力提升基地、企業員工技能培訓與鑒定基地;合作實施學生的教學實習和畢業前的上崗實習;共同促進畢業生高質量就業。
         通過校企合作教學頂崗實習,學生的職業意識、職業素養、專業知識、基本技能都有較大提高,在實習中初步具備了頂崗生產的能力,學生在生產、服務第一線接受企業管理,在實際崗位上接受師傅手把手的教學,和企業員工同勞動、同生活,切身體驗嚴格的生產勞動紀律、一絲不茍的技術要求,感受勞動的艱辛、協作的價值和成功的快樂,使頂崗實習與就業接軌。也對培養學生的組織紀律觀念、良好的職業道德、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以及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和堅定樂觀的生活態度都有極大的幫助。這些企業已成為我校學生的實習就業基地。
        質量是學校的生命,是一所學校生存與發展的基石,實訓技能是技工院校質量生命全部內涵的真諦。校企合作形式下的技能培養,應該緊緊圍繞企業對專業技能的要求展開。在內容上,我們嘗試在加強文化基礎課、精簡專業理論課、突出專業實踐課的框架下安排教學活動。對于文化課,我們正視學生的現狀,務實地提出合格的教學要求,切合實際地安排教學任務。對于專業理論課的精簡,我們既注重基礎性,又注重實效性,以夠學、能學為第一考慮因素,將過于深奧的純理論刪改,同時增補新科學、新技術知識,拓寬學生知識視野。突出專業實踐課,以實踐作業模塊為體校,組織實訓。我校實訓還根據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狀況,及時地增添先進設備,開設相應的課程,并進行對應的實訓。讓我們的學生成為掌握一定先進生產設備操作能力的、適應社會新科技發展的技術人才。在方法上,以實踐作業模塊為載體,在操作訓練中,教學相關專業理論知識,用相關專業理論輔助實際操作,在練中學、學中練,學、練結合,試行專業理論教學與實訓操作相結合的一體化教學。在形式上,為了讓實訓更好地充滿生命活力,實訓形式靈活多種。有結合專業課程內容的課程實訓,制圖、測量;也有結合社會需要的課程外內容的實習及各種證書培訓。
         多年的校企合作實踐證明,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是發揮學校和企業各自優勢,共同培養社會與市場需要的人才的有效途徑。校企雙方互相支持、滲透、雙向介入、優勢互補、資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實現職業教育現代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促進生產力發展、使教育與生產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促進科技、經濟及企業發展的有效手段,為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技能型人才的提供保證。校企合作也是一項具有重要意義的公益事業,是貫徹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的有益實踐和重要舉措。同時在努力探索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新模式的同時,更需要加快完善法律規章,明確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責任與義務,推進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持續發展,提高職業技能人才培養質量,增強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張瑋
                     2019年5月30日星期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