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導思想
認真落實學校提倡的“大國工匠”精神,緊密結合系部本學期教研工作計劃, 精藝求精、扎實、高效做好基礎教學工作。
二.工作目標
以“行動導向”教學法貫穿課堂教學改革,爭取打造語文、德育高效課堂、深化校本研修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從而不斷提高我院語文、德育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全面提高學生職業核心能力。
三.主要內容
1.繼續強化教研常規管理,大力提高規范化教學。堅持每5周定期檢查教案、批改作業等教學常規材料資料。
2.組織語文老師自編《文學欣賞》校本教材。
3.拓寬教研渠道,加強信息工作,促進信息技術與基礎學科的整合,提高課改授課手段,要求本組教師至少上好一節多媒體課。特別是本學期上公開課的老師,需要構建一套信息技術環境下新的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具體工作安排(含公開課)
附表1:
公開課/示范課安排表
序號 |
課程 |
章節或項目名稱 |
類別 |
上課時間 |
主講
教師 |
教研組 |
1 |
法律 |
道路安全交通法 |
理論 |
10月25日 |
李志華 |
語政組 |
2 |
語文 |
一碗清湯蕎麥面 |
理論 |
11月15日 |
林海娣 |
語政組 |
3 |
法律常識 |
憲法 |
理論 |
11月22日 |
鐘慧瑩 |
語政組 |
4 |
語文 |
人格是最高的學位 |
理論 |
12月6日 |
張妙綺 |
語政組 |
附表2:教研活動安排
序號 |
項目 |
活動日期 |
活動方式 |
備注 |
1 |
制定本組學期教研活動 |
9月上旬 |
集體研討 |
|
2 |
教學計劃、教案編寫 |
9月上旬 |
集體備課 |
|
3 |
2、商討《文學欣賞》教材編寫計劃 |
9月中旬 |
研討 |
|
4 |
集體備課 |
9月下旬 |
集體研討 |
|
5 |
第一次教學資料常規檢查 |
10月上旬 |
集體研討 |
|
6 |
組織期中考出卷、改卷 |
10月中旬 |
集體參與 |
|
7 |
李志華公開觀摩課 |
10月下旬 |
觀摩、研討 |
|
8 |
林海娣公開觀摩課 |
11月上旬 |
觀摩、研討 |
|
9 |
鐘慧瑩公開觀摩課 |
11月中旬 |
集體研討 |
|
10 |
教學教法研討、第二次教學資料常規檢查 |
11月下旬 |
集體參與 |
|
11 |
|
12月上旬 |
集體參與 |
|
12 |
張妙綺公開觀摩課 |
12月中旬 |
觀摩、研討 |
|
13 |
第三次教學資料常規檢查、落實期末出卷、改卷、整理等任務 |
12月下旬-1月上旬 |
集體參與 |
具體時間根據教學安排確定 |
五.本學期每月教研活動計劃
9月份:
1. 集體研討本組學期教研活動;
2. 編寫教學計劃、教案編寫;
3. 自編《文學欣賞》教材第一次籌備會;
4. 集體備課。
10月份:
1. 第一次教學資料常規檢查;
2. 公開觀摩課;
3. 組織期中考出卷、改卷。
11月份:
1. 自編《文學欣賞》教材;
2. 公開觀摩課;
3.第二次教學資料常規檢查。
12月份:
1.集體備課;
2. 公開觀摩課;
3.第三次教學資料常規檢查;
4.做好期末出卷、改卷、資料整理等任務。